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资讯 -> 国际市场
东亚一体化 不进则退
【字体选择: 】(2017/3/24 10:21:34)
关键词:钢材 钢铁 钢材网 钢铁网 湖南钢材 湖南钢铁

3月23日,博鳌亚洲论坛发布《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2017年度报告》。报告指出,东亚贸易增长出现急刹车,亚洲在贸易、生产和金融等方面的一体化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报告显示,2014年亚洲的贸易仍处在缓慢增长中,但到了2015年,亚洲的贸易跌入负增长。这是金融危机之后,亚洲的贸易首次出现负增长,东亚经济体问题暴露得尤为突出。这种下降并不意外。因为次贷危机爆发后,受到影响较小的东亚地区采取了刺激内需的措施,再加上来自美国的大量廉价资本的流入,经济在最初阶段出现了强劲的上涨,这期间投资增加抵消了发达国家需求减少的威胁。但是种趋势无法持续维持,随着美国经济复苏以及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东亚内部依靠刺激增加的需求在减少,一些市场甚至出现动荡。报告称,2015年,东亚经济体的贸易总额下降8%,而进口则下降12%,可以说东亚贸易的萎缩相当程度上是由于进口的减少所致。

报告也显示亚洲区域内贸易的依存度呈现出上下波动的特征,2015年则降至最低点。其中,主要亚洲经济体,如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都在降低其贸易对亚洲的依存度。随着中间品贸易的萎缩,亚洲经济体在生产上的一体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倒退,2012年起,亚洲区域内中间品贸易的增长开始减慢,2014年变为负增长。2015年,亚洲区域内中间品的贸易则出现9.8%的大幅下降。

事实上,东亚贸易中约60%是中间品(通常用来衡量全球价值链的一个指标).2015年东亚进口下降最剧烈的正是中间的进口。包括日本、中国、韩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中间品进口的平均下降幅度超过20%,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日本(-30%),最小的是泰国(-13.3%),韩国中间品进口下降了20.3%,中国下降了19.5%。

中间品贸易下降是东亚作为全球工厂地位在削弱的一个标志,或者说,在西方市场萎缩的同时,东亚需求也在减少,从而降低了整体上的需求。而东亚地区作为全球的制造业基地与产业链,影响必然首当其冲。此外,在次贷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启动“再工业化”进程并逐步加速,从而降低了对外部的需求。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渐进的“脱轨过程”,即东亚地区逐步降低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

2015年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股市动荡,制造业成本过高影响出口,以及美联储退出政策导致整个东亚地区货币汇率剧烈波动,这些增加的不确定性对区域内的经济构成了影响。再加上特定的区域性问题的白热化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地区内的商品与服务贸易。

我们可以看到影响东亚贸易增长的因素有两大长期趋势,一个是西方国家正在努力通过“再工业化”实现贸易平衡,这种趋势必然会冲击作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东亚地区,尤其是这一地区是作为整体产业链存在。另一个是中国正在推动东亚地区互通互联,提升一体化程度,形成一个更紧密联系的市场,更为宏伟的一带一路战略将有助于区域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在这两个趋势当中,东亚地区如何选择有利于地区各国的发展应该是非常清晰的决定。

但是,影响促进区域一体化的因素也很强大,比如过去几年来,亚洲经济体将大量资源浪费在一些内部纷争和地缘政治上,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也存在外部影响下TPP与RCEP的竞争。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东亚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也是增长最快的地区,这种成长已经让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向该地区转移,想要确保这一趋势继续下去,该地区除了加强合作推动一体化进程外,别无选择。

现在,东亚地区正面临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以及欧盟分裂的冲击,这会让启动地区一体化进程更加艰难,而且,这些挑战和冲击可能会摧毁该地区业已存在的合作,这意味现在遇到了不进则退的风险。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积极的信号,中国与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贸易联系正在加强,互通互联的工程正在推进,只是现在不仅需要增加双边合作,加快区域合作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信息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互联网,如果给您造成不便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