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宏观资讯 -> 中国经济
央行旗下媒体:系列去杠杆“组合拳”将会继续不断亮相
【字体选择: 】(2017/8/23 10:55:30)
关键词:钢材 钢铁 钢材网 钢铁网 湖南钢材 湖南钢铁

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近期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推动经济去杠杆,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要把国有企业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去杠杆、防风险仍是当前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之一。

过去几年,我国杠杆率尤其是企业部门杠杆率快速增加,高杠杆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必须面对的“阿喀琉斯之踵”。有研究称,我国除了居民家庭负债率较低外,企业、地方政府、银行等都出现了快速加杠杆的趋势。对此,业内已有共识——高杠杆是风险的源头,杠杆率上升过快,可能会引发相应的金融风险,即金融机构面临巨大的潜在风险;地方政府承担较大的还债压力;企业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从宏观角度看,高杠杆率更有可能给经济带来资产负债表衰退、债务陷阱以及经济的“明斯基时刻”等风险。

加杠杆易,去杠杆难。为防范和化解高杠杆的潜在风险,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去杠杆的举措,积极稳妥推动经济去杠杆。比如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推动试点债转股,稳妥推动金融去杠杆,优化融资结构。

经过几年的努力,去杠杆尤其是企业部门去杠杆初步取得成效。从总体看,我国总杠杆率上升速度明显放缓,正趋于稳定。

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数据,截至2016年年末,我国总体杠杆率为257%,连续3个季度保持下降趋势。从企业杠杆率看,我国企业部门杠杆率开始下降。数据显示,2016年年末,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为166.3%,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下降或持平,这是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连续19个季度上升后首次改变上升趋势。

不过,尽管我国整体杠杆率总体呈现稳定趋降的态势,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杠杆率尤其是企业部门杠杆率仍然较高,不少企业财务负担重、债务风险高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因此,推动经济去杠杆,把国有企业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仍然是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

业内专家表示,去杠杆要有一个过程,既要避免杠杆率上升过快而引发债务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泡沫,也要合理把握去杠杆的节奏,避免过快压缩信贷和投资可能引发的对经济增长的损害,避免去杠杆和缩表引发“债务—通缩”风险。因此,积极稳妥推动经济去杠杆,需要打出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的“组合拳”。既要从宏观上控总量,把好货币闸门,优化融资结构,又要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首先,积极稳妥推动经济去杠杆,需要坚定执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自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以来,货币政策更加重视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调节好货币闸门,突出中性态势,与宏观经济基本面变化以及去杠杆、抑泡沫、防风险的要求相匹配,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环境,特别是兼顾了稳增长和去杠杆的平衡,金融去杠杆效果逐步显现,M2增速连续3个月低于10%。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未来的新常态。

其次,积极稳妥推动经济去杠杆,需要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显著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影响整体杠杆率的因素较多,融资结构就是重要因素之一。在社会融资中,以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往往比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拥有更高的杠杆率。从我国情况看,金融体系一直是间接融资为主,特别是商业银行主导,这个金融格局直接造成了总体杠杆率偏高的事实。因此,要稳妥推进去杠杆的重点任务,需要不断优化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事实上,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已经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

再次,积极稳妥推动经济去杠杆,需要高度重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融资机制。当前,尽管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相关数据显示,部分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在增长迅速的同时,依然存在一些违规举债、隐性负债的行为。其中,一些地方政府在违规举债过程中,或借着地方融资平台继续融资,或以明股实债、购买政府性服务等方式隐性融资,并增加了部分地方国有企业的负债。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累积的风险隐患,近期召开的一系列重量级会议均作了部署,要求有效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最后,积极稳妥推动经济去杠杆,需要把国有企业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企业部门杠杆率较高,其中最为突出的还是国有企业杠杆率高,特别是部分软预算国企和效率低下的“僵尸企业”,占用了大量金融资源,造成对中小企业、创新性企业的资金“挤出”。因此,要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有效推动经济去杠杆,关键还是要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入手,清理“僵尸企业”。

“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去杠杆依然是未来经济金融工作的重心,系列去杠杆“组合拳”将会继续不断亮相。

本信息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互联网,如果给您造成不便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