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经纵横 -> 机械行业
发展智能装备不能依赖“拿来主义”
【字体选择: 】(2018/6/14 9:46:22)
关键词:钢材 钢铁 钢材网 钢铁网 湖南钢材 湖南钢铁

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近日透露,今年“两会”她提交的建议案中有一项是“关于加强支持国内智能装备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建议”,目的就是要通过财政政策的倾斜来鼓励和扶持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她建议要制定区分补贴政策,重点扶持自主研发技术与关键零部件的企业,降低对引进产品和技术的企业的支持。同时,调整政策补贴方式,对纳税总量大的企业给予适当的退税支持,专项用于智能装备的自主研发。  我国智能装备发展起步较晚,整体水平不仅与我国制造业的需求有差距,在国际上与同行相比亦有不小差距。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有来自智能装备制造工艺方面的,也还有来自产业链方面的,尤其是产业链某些环节的短板往往会影响到智能装备制造水平的整体提升。  当前,全球正加快全面进入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智能经济时代。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支持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开发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置并实现产业化。”并提出了“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的发展目标。  这个目标既是动力,亦是挑战。如何迎接挑战实现这个目标?  不同企业采取了不同方式,比如有的公司采取自主研发实现转型升级的稳健路线。以格力电器为例,从空调到智能装备,无不是自主研发和生产,通过应用智能生产设备,逐步实现生产线无人化。在完成自身制造系统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了一批完全自主研发的高端装备。  也有的公司采取了融合外部技术的快速并购路线,即“拿来主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在多个领域尝试过通过“拿来主义”来改变现状。但过去的经验一再证明,靠金钱买不来核心科技,靠市场也换不来核心技术!  真正的成功仍须坚持自主创新研发,哪怕是先“拿来”,没有后续的自主创新都不可能取得新成果。智能装备制造的发展亦无法绕开自主创造之路。正如董明珠所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是应对未来国际竞争绕不过去的环节。中国制造企业的整体跃升,首先要过的不是技术门槛,不是资金门槛,而是创新门槛。  格力电器用事实证明了,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在智能装备这条发展之路上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和市场难题。截至目前,格力电器已自主研发近100种智能装备产品,覆盖了工业机器人、注塑机械手、大型自动化线体和数控机床等10多个领域,拥有1000多项设计专利。  格力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已逐渐进驻格力的生产车间,帮助格力电器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此外,珠海银隆新能源、九牧厨卫、亚细亚控股、元朗食品等企业已开始应用格力的智能装备。通过与格力电器的合作,银隆新能源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1%,节约55%的人力成本,元朗食品的产能提高了6倍。  帮助其它企业降本增效的同时,格力电器也在家电以外找到了新的业绩增长点。格力电器发布的2017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期内格力电器智能装备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上年增长27倍多,近10亿元。这比中国机器人第一股“机器人”仅少0.6亿元。  实践证明,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也才能真正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赢得话语权。(来源:互联网)

本信息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互联网,如果给您造成不便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文章】